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矿务局,职工,石嘴山
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石嘴山矿务局职工井下工作。1958年,石嘴山矿务局矿井建设正式开始。至1958年9月,先后一号立井、四号斜井、二号斜井、三号斜井破土动工。1957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确保包兰铁路大动脉及包钢、酒钢的动力用煤。经过50多年的建设,原石嘴山矿务局已累计生产原煤9026.45万吨(数据截止2003年)。向16个省、市、自治区提供了煤炭支援。至2000年,全局共有职工11955人。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矿务局,家属,石嘴山
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原石嘴山矿务局一矿、二矿采煤沉陷区内的职工家属自建住房。由于长期开采,原石嘴山矿务局一矿、二矿采煤区形成了沉陷区,导致土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沉陷坑内多处形成了低洼积水或垃圾场,直接影响1.59万多户群众的居住安全。2004年起,石嘴山市先后实施了矿山环境治理等项目,实行净土覆盖及种植土回填,将沉陷区改造为七彩园,并成为国家级石嘴山矿山地质公园。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大武口,修路,场景
描述:20世纪79年代初的大武口区还是一片荒凉,这是工人修路场景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采煤队,二矿,石炭井
描述:20世纪70年代,石炭井二矿的女子采煤队。1970年,原石炭井矿务局将第2号、第3号井合并,成立了原石炭井二矿。1972年,原石炭井二矿资质充4台高倾角皮带,将串车提升改为皮带提升。随着每天生产作业条件的改善,原石炭井二矿设立了女子采煤队,女性职工正式进入了煤炭生产一线。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煤矿,职工,住宅
描述:20世纪70年代煤矿职工的住宅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知青,建设,石嘴山
描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支援石嘴山建设的上海知青在贺兰山脚下合影留念。自1958年以来,国家煤炭部从全国调来大批地质勘探和矿井探测、开采产业工人,到石嘴山开发建设煤炭基地,开发石嘴山矿区的建设者陆续从陕西、甘肃、山西、辽宁、江苏、河北等地成建制调来,在石嘴山这片热土上战天斗地,建起了一座座煤矿、工厂,用青春和热血为建设大西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兰州铁路管理局石嘴山机务段,解放,安全生产
描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兰州铁路管理局石嘴山机务段解放型1298包车组安全生产留念。1954年,包兰铁路动工修建。这条铁路自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东站)起,到甘肃省兰州(西站),1958年完工通车,总长1006公里。包兰铁路石嘴山段总长100余公里,石嘴山市生产的煤炭、机械设备、原材料等通过包兰铁路运往祖国各地,铁路的通车为石嘴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持。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矿区,生产,民兵
描述:20世纪60年代后期,矿区的民兵分队边生产边训练。1966年6月,原白芨沟矿区成立了七十九工程处武装部,并组建了民兵团,每年定期从各煤矿抽调年青工人组成民兵团,进行队列、射击、投掷、战术、三防等军事训练。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矿务局,职工,石嘴山
描述:20世纪60年代,原石嘴山矿务局二矿职工拉运土方。原石嘴山矿务局二矿自1958年筹建以来,来自山西、甘肃、青海、山东、山西以及东北等地的建设者挖窑洞、自采砂石,脱土坯、盖土坯房,建起办公室、单身宿舍、家属房。
作者:宁夏朔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份:2021年来源:石嘴山图书馆关键词:领导,办公,石嘴山
描述:20世纪60年代,原石嘴山二矿领导办公场所。1959年4月,经过宁夏回族自治区二矿工委、自治区煤管局批准,石嘴山二矿成立。在生产管理逐步进入正轨后,石嘴山二矿新建了砖拱窑洞二层宿舍楼,而石嘴山二矿的领导依然在原有的平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