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年份:2017年来源:暂无关键词:
描述:暂无
作者:小燕年份:2015年来源:餐饮世界关键词:
描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有这样一片土地,它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毗邻,南与银川市接壤,东屏滔滔黄河水,西依巍巍贺兰山,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这里便是被称为"贺兰山阙"和"大漠咽喉"的石嘴山。石嘴山自古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之处,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宁夏重要的中心灌区,素有"塞上水乡"的美誉。经过50余年的发展,石嘴山市已从典型的煤炭工业城市转型为独具特色的
作者:作者年份:2017年来源: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 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痛,持续恶化的生态压力,石嘴山市把生态转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由重变轻,打破倚重倚能产业僵局。实施湖泊湿地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治理、主干道大整治大绿化等工程,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茧化蝶,将城市“底色”由黑变绿,由绿变美。 不改变以煤为主的“黑色产业”,生态转型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石嘴山市处置“僵尸企业”90多家,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22.7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28.2%。破旧立新,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启动建设中阿物流园、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奇石山文化旅游区等项目。 短短几年,石嘴山市在全国67个资源枯...
作者:应舍法年份:2010年来源:应舍法关键词:旅游指南-中国
描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中国66个5A景区和10多个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并设“旅人心得”、“旅友提示”、“旅游锦囊”等内容介绍旅游体验与实用资讯。
作者:张鑫年份:2009年来源:中华奇石关键词:
描述:暂无
作者:作者年份:2017年来源:华兴时报关键词:
描述:石嘴山市政协王跃英赵锐 石嘴山市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城市品牌,这既是石嘴山市情的基本体现,也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明智选择。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首先要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着眼长远,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基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和半个多世纪的建市历程,全市上下对我们城市的定位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山水城市、移民城市和工业城市,城市的文化特征也在其中得以充分彰显。 山水——城市的风骨和灵魂 石嘴山市城市中心区大武是距贺兰山最近的一座城市区,所辖惠农、平罗与黄河唇齿相依。人与山、水的亲和,是其城市结构的显著特征。 山之势。石嘴山名姓即源于贺兰山与黄河的孕...
作者:徐博闻年份:2012年来源:时事(时事报告)(初中生版)关键词:
描述:石嘴山,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有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过去,城市因煤而兴,环境却因煤遭殃。"刮风尘漫天,下雨黑水流"是石嘴山人的"黑色记忆"。空气质量曾被国家列入"黑名单"。而现在,"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的称号是对石嘴山人"愚公绿山"精神的褒扬。
作者:暂无年份:2009年来源:共产党人关键词:
描述: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是宁夏工业的发祥地。1960年建市以来,经过五湖四海建设者的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累计生产原煤4.85亿吨,发电1500多亿度,为国家贡献2000多亿元工业产值,上缴税金200多亿元。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作者:暂无年份:2017年来源: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大武区是距贺兰山最近的城市区,惠农区、平罗县与黄河唇齿相依。人与山、水相亲,是石嘴山市城市结构的显著特征。 山之势。石嘴山地名源于贺兰山与黄河的孕育,由贺兰山与黄河交会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贺兰山南北绵延220公里,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横亘在腾格里沙漠与宁夏平原之间,其中,贺兰山石嘴山段长约90公里。蒙古语中,“贺兰”即是“青青的骏马”。正是贺兰山抵挡了来自西伯利亚与蒙古的寒潮和风沙,使得宁夏平原千百年来尽享黄河之利,富庶一方。贺兰山岩画又给贺兰山文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射猎图、对自然的崇拜等等,无不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岳飞的《满江红》令世人...
作者:陶雨芳年份:2012年来源: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关键词:文化遗产-宁夏-名录
描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公布了两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54项,其中有8项进入国家级名录。本书采取图文结合、以图配文、文图相互印证的编排方式,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结集出版永久保存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