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年份:2017年报纸名称: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刘尚文 二、石嘴山(查汉托护)的开发移民 雍正四年(1726年)3月,清朝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时任吏部尚书加太保,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隆科多从京城来宁夏视察水利工程。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小舅子,雍正皇帝的舅父,这位朝廷大员在视察之后,惊奇地发现石嘴山属地(查汉托护)这块颇受宁蒙争议的地方原来是块宝地,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开发利用,且地势平坦,便于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潜力巨大。 隆科多回朝后立刻奏请雍正皇帝:“臣等验看宁夏贺兰山前查汉托护至石嘴子等处,宽阔一百里,旷野而平,其土肥润,籽种俱皆发生,其地尚暖,易于引水,如西河、六羊河皆系古旧渠,大沟、黑龙、倒流河、新河、黄泥河、董家.
作者:作者年份:2017年报纸名称:华兴时报关键词:
描述:石嘴山市政协王跃英赵锐 石嘴山市十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城市品牌,这既是石嘴山市情的基本体现,也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明智选择。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首先要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着眼长远,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基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和半个多世纪的建市历程,全市上下对我们城市的定位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山水城市、移民城市和工业城市,城市的文化特征也在其中得以充分彰显。 山水——城市的风骨和灵魂 石嘴山市城市中心区大武是距贺兰山最近的一座城市区,所辖惠农、平罗与黄河唇齿相依。人与山、水的亲和,是其城市结构的显著特征。 山之势。石嘴山名姓即源于贺兰山与黄河的孕...
作者:暂无年份:2017年报纸名称: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大武区是距贺兰山最近的城市区,惠农区、平罗县与黄河唇齿相依。人与山、水相亲,是石嘴山市城市结构的显著特征。 山之势。石嘴山地名源于贺兰山与黄河的孕育,由贺兰山与黄河交会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贺兰山南北绵延220公里,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横亘在腾格里沙漠与宁夏平原之间,其中,贺兰山石嘴山段长约90公里。蒙古语中,“贺兰”即是“青青的骏马”。正是贺兰山抵挡了来自西伯利亚与蒙古的寒潮和风沙,使得宁夏平原千百年来尽享黄河之利,富庶一方。贺兰山岩画又给贺兰山文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射猎图、对自然的崇拜等等,无不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岳飞的《满江红》令世人...
作者:暂无年份:2017年报纸名称:华兴时报关键词:
描述:马文军 (中) 石嘴山市移民产业发展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种养殖业。土地是农民的根。为兑现生态移民每人能够分到一亩水浇地的搬迁政策,平罗县在宁蒙交界地带,将原来的沙丘进行平整,开发土地27141亩,配套建设了沉淀池、滴灌等灌溉设施。因土地贫瘠,改良技术难度大,投入多,移民个人无法耕种,平罗县将移民的土地集中流转给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青科技等一些专业公司,主要种植供港西瓜、饲料玉米、西甜瓜、肉牛养殖、优质饲草、酿酒葡萄、山药、生地等中药材和林业育苗等,移民每年可从土地获得流转费用300元/亩。同时,移民妇女可以就近在土地流转企业打工挣钱,日工资平均为80元,一些比较勤快的农民..
作者:暂无年份:2016年报纸名称: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 沙湖是石嘴山的王牌风景区,沙湖是石嘴山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石嘴山西接巍巍贺兰山、东临滔滔黄河水,是山与川的分水岭;古老长城横亘境内,北濒蒙古草原、南连银川平原,是古代农耕区域与游牧区域的过渡区。沙湖位于贺兰山东麓,因贺兰山山脉的阻隔,石嘴山才免于沦为戈壁;大风携带着沙砾,翻越贺兰山后,风速减缓,沙砾散落下来,这才有了沙湖水中的沙。沙湖之水源于黄河。奔腾咆哮的黄河水进入宁夏后,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水也变得平静而安详。自秦汉以来,这里就开始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了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等引黄灌溉工程。在黄河水的滋润下,贺兰山东麓形成了数十里的湖泊湿地,这才有了沙湖中的水。黄河中的泥沙在沙湖中...
作者:作者年份:2017年报纸名称: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本报讯(记者 刘艳)昨日,“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宁夏大地山水画研究院作品邀请展在石嘴山书画院隆重开展。来自宁夏大地山水画研究院的19位国画家与我市画家精心创造的近百幅作品参展,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去看展。市领导薛文斌、马绍华、杨志国、李春兴出席书画展开幕式。 此次画展以石嘴山“山水园林·尚工逸城”和宁夏大地山水画研究院“寄情山水,放歌宁夏”为题,由市委宣传部、宁夏文史馆、宁夏美术家协会、市文联主办。为了办好此次画展,石嘴山书画院、市美术家协会邀请宁夏大地山水画研究院的国画家到贺兰山写生。“参展期间,国画家还将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方面进行写生。”石嘴山书画院院...
作者:张芳霞年份:2017年报纸名称:石嘴山日报关键词:
描述:我市以全域旅游发展和整合营销的理念,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统筹文化、体育、农业采摘、葡萄酒品鉴、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成功举办了2016沙湖之夏嘉年华系列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17.9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有效带动和促进了我市旅游消费经济发展,提升了石嘴山的美誉度和知名度。